查看原文
其他

赛博世界里,我们还要谈环保吗?

NYLON编辑部 NYLON尼龙 2022-07-11













今天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。自1972年6月5日斯德哥尔摩会议以来,“只有一个地球”的主题标语一直沿用至今,提醒着人们环保的意义和目的。然而,当我们的生活空间慢慢延伸至虚拟空间,青年艺术家们开始在元宇宙讨论起环境问题。这让我们不禁质疑:在赛博世界谈论环保是否有意义?所有关于“环保”的价值观又将如何沿用?


3D艺术家Zongbo Jiang通过数字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、《地球公民的困境(Dilemmas for Earthlings)》探讨着现实的环境问题,让现实困境更容易被感知、接受和传播。他告诉我们,“无论以何种艺术形式出现,虚拟世界让关于环境的表达拥有了更多可能。”






“把真实的困境呈现给更多人”


Zongbo Jiang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

这是Zongbo在虚拟世界中为所有生物搭建的共享星球全貌,让不同物种在同一片环境中和谐共存,并用不同的虚拟形象来表现自然界中的元素,例如“水“、”空气“、“野生动物”。


如果环境问题的源头是人类,一个美好的世界是否不需要人类?


Zongbo在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里构建了一个祥和安宁的世界,轻柔中略带急促的水流,鸟类和动物的叫声,匀速挥手和鼓掌的生物,在一片茂密生长的自然中融合在一起。如果不仔细看或许不会察觉,这组作品的背景中还躺着一个人,也有着楼房等人类社会的象征。《Shared Planet》的灵感来自于环境在疫情之下,人类活动减少后所呈现出的样子,通过这一组作品,Zongbo描绘出他想象中的世界:人类与不同的物种平等地生活在一起,拥有各自的空间。


Zongbo Jiang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

从上至下,分别是Zongbo在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中用来象征着“水”、“野生动物”、“空气”的虚拟形象


在2018年的时候,生活在伦敦的Zongbo第一次意识到全球变暖真的让环境变得炎热,随后的澳洲大火让这位动物爱好者更加感到悲伤,当得知亚马逊丛林正在因为畜牧业被过度砍伐后,他意识到:很多人或许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正在影响环境,他可以通过作品来传递更多这方面的讯息。


Zongbo Jiang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

Zongbo用拥有喇叭元素的人物将现实世界中的“噪音”具象化


Zongbo很喜欢一个词叫“Pro-topia”,意为不断进步的世界才是所谓的乌托邦。对他来说,发现问题,提出问题,就离找到不同物种之间的平衡关系更近一点,这种不断的进步让世界趋向完美,也是如今的青年群体需要为之付出的方向。


Zongbo Jiang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手稿与完稿

Zongbo Jiang作品

地球公民的困境(Dilemmas for Earthlings)》手稿与完稿


因此比起艺术创作,Zongbo更倾向于将自己所做定义为视觉行动主义(Visual Activism),他的作品中时常会重现那些生活中的、环境中的元素,并通过全新的描绘和组合构建出新的世界。Zongbo的创作背后是大量的调研、报告、纪录片和数据,他并不会极端地将一切负面现象归结于人,也不想提出某种单一的解决方式,而是选择把我们正在面临的环境困境呈现出来,以求让不同的观者产生对个体生活的思考。



“如果它们不能发声,那么我们来”


Zongbo Jiang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

Zongbo用一个拥有喇叭元素的人物来表现现实世界中的“噪音”


在作品中,Zongbo常常会以大胆的视觉手法还原某种场景,并配以不同的声音,这些声音很多来自自然界,经过重塑与编排后以帮助表现这主题,也让观者更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。


这种对声音的敏感和捕捉或许与Zongbo创作的初衷有关:“我希望世界的不同物种都能够有彼此共存的空间,事实上现在的世界很大程度上还是以人为主导,很多其它的族群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无法发声,我希望用我的数字艺术为它们发声。”


Zongbo Jiang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

这是Zongbo在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中用来表现“水”元素的虚拟形象


谈到艺术的“责任”,Zongbo觉得或许这个词所代表的意味有些沉重了。“从我的角度来说的话,我肯定希望更多的创作者能够参与到环境问题的讨论中。”他将自己形容为“发声的桥梁”,当环境问题得以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,将更多元领域的人们纳入讨论之中时,他的使命就达成了。


在《Shared Planet》展出的时候,有观众跟Zongbo说,透过作品才意识到封锁之下的城市环境的确正在变好,能感受到空气质量的改善,这对新生儿的呼吸也是很好的——大家开始意识到其实环保问题真的关系到自己的生活,这个瞬间,Zongbo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也许真的让环境更好了那么一点。


Zongbo Jiang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

Zongbo将这组动态效果取名为“水”,小人物的舞动正象征着水的流动


在Zongbo看来,无论以何种艺术形式出现,虚拟世界让关于环境的表达拥有了更多可能:例如火海、大量的塑料制品等,经由后期处理后能带来更大的冲击;而动物的叫声、状态,让观众避免纪录片中血淋淋呈现出的镜头,在不那么痛苦的情况下感知到同样的震撼。虚拟世界让现实困境更容易被感知、接受和传播。


创作者们关注的内容能够或多或少地反映社会的状况,很多不同问题需要被意识到、被解决的当下,发声本身就是一种责任。而从另一种角度看,以时尚圈为例,随着对虚拟时装、元宇宙时装周等“时尚新玩法”的探索,数字化时尚本身也在减少消耗和污染的同时,带来更多创作与想象的空间。


Zongbo Jiang作品《共享星球(Shared Planet)》

跳舞的蓝色小人是Zongbo想象中的“空气”,在虚拟世界将“空气”可视化


或许虚拟世界还不是环境问题的满分答案,但至少是当下一个更优的解答,用Zongbo的话来说,“这是一种进步,不断进步的世界才是理想的世界。”



“多一点自由,少一点成见”


3D艺术家Zongbo Jiang作品

《地球公民的困境(Dilemmas for Earthlings)》海报


《地球公民的困境(Dilemmas for Earthlings)》是 Zongbo 尚未毕业的时候的作品,却也是他最希望被大家看到的。在这一组作品里,他讨论了环境污染、动物保护和社交媒体,这三个在当下真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——当我们沉浸在每日的便利、对自然的挤压和零碎信息传递的生活之中时,这种快乐同样伴随着危机——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反噬,物种的灭绝,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。


作品的前半部分以视觉手法提出问题,后半部分则用不同纬度的元素一起推动整体向前,构成了狂欢的气氛。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元宇宙之中,那么或许更多的人都能够加入这样一场狂欢,真切感受到作为环境共同体的一部分的责任。


Zongbo Jiang作品

《地球公民的困境(Dilemmas for Earthlings)》

Zongbo在虚拟世界搭建了一个四处充满环境危机的地球


“在元宇宙种树”无疑是艺术更大胆的表达,例如虚拟时装设计时,火焰可以在衣服上燃烧,这些疯狂的想法构成元宇宙生活中的常态。另一方面,交互性也能够让元宇宙用户们更直接地感受到环境的变化,例如在进行一些不环保行为时,植物可能会立即枯萎。


尽管元宇宙同样存在其娱乐性,但Zongbo觉得,正如电影、音乐等艺术形式,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并不会被创作手法所掩盖,元宇宙也同样如此。因为自由,大家能在这个世界中接受到更多元的信息,摆脱“信息茧房”困境,从而可以更好地思考这些表演、展览背后所传递的观点。


Zongbo Jiang作品

《地球公民的困境(Dilemmas for Earthlings)》

Zongbo在虚拟世界中搭建的当环境危机到来后的未来景象


不仅如此,元宇宙的可能性或许还有更多。在这里,我们可以建立新的身份认同,消解现实世界中关于种族、性别、物种之间的歧视,多一些自由,少一些“标准”。在这里所实现的去中心化也能够反哺现实世界,毕竟元宇宙无法完全取代真实生活,抱着包容、平等的态度踏入这个新世界,本身也代表着改变的希望。


Zongbo Jiang作品

《地球公民的困境(Dilemmas for Earthlings)》

Zongbo在虚拟世界中搭建的当环境危机到来后的未来景象


当然,元宇宙同样存在潜藏的危机,例如信息的泛滥及可能存在的犯罪行为,但总体来说,Zongbo还保持着乐观的态度:无论是借由元宇宙、数字化的手段来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,亦或是通过艺术表达,在不断的进步中,我们终究会得到更好的世界。




weibo :nylon-china

wechat:nylon尼龙

instagram :nylonchina


沪上青年,在路上的风景、音乐和浪荡

虚拟时装真的不切实际吗?

对成年人来说,可达鸭刚刚好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